新蜀报 华界先驱报 手机端 数字报 人车核验 收藏 | 繁体 简体
搜索 热门关键词:货拉拉回应女    央视315    你好,李焕英    警方通报上海迪士尼    中央一号文件    冷空气南下
学习调研 | 湖南湘江新区麓谷街道和馨园社区十年创新治理的调查
来源:中国晨报 编辑:编辑部 作者:罗浩京 张逢春 熊花 阅读:107234次 发布:2024-07-04   08:07
107234
“枫桥经验”已经从乡村延伸到城镇社区,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等多个领域,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。湖南在学习实践“枫桥经验”,长沙市又是中部六省的重要社区建设高地,有哪些新举措,新经验,值得学习借鉴,推进全省社区工作全面提升治理水平,2024年五月中旬,我们在湖南省未来智慧社区研究院李东院长率领下,来到湖南湘江新区麓谷街道和馨园社区,进行了专题调研。认真听取了社区党总...

“枫桥经验”已经从乡村延伸到城镇社区,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等多个领域,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。湖南在学习实践“枫桥经验”,长沙市又是中部六省的重要社区建设高地,有哪些新举措,新经验,值得学习借鉴,推进全省社区工作全面提升治理水平,2024年五月中旬,我们在湖南省未来智慧社区研究院李东院长率领下,来到湖南湘江新区麓谷街道和馨园社区,进行了专题调研。认真听取了社区党总支书记肖伟等同志介绍,实地考察,从中得到不少启发,值得学习参考。

随着辖区内住宅小区及人口数量不断增加,居民群众对社区管理及服务需求不断增强,社区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、新矛盾、新问题。建立覆盖全社区的工作网络,健全完善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机制,与时俱进加强社区建设、规范社区管理、改进社区服务已成为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任务。

和馨园社区基本情况

和馨园社区成立于20131月,社区东起东方红大道,西与雷锋街道、东方红街道毗邻,南临枫林三路,北抵桐梓坡西路,辖区面积1.8平方公里。社区下辖和馨园保障房、麓城印象公租房、中冶天润菁园等楼盘小区5个,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、水羊等企事业单位30余家,红旗、奔驰等汽车4S40余家,共划分为6个服务管理网格,有常住人口19737人,流动人口1.5万余人,注册志愿者0.2万余人。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,直管党员172人,入党积极分子5人。

几年来,社区围绕在基层党建、基础设施、精神文明、和谐稳定、安全生产、环境卫生、惠民实事、社会管理、深化服务等10各个层面开展工作。服务社区居民群众,服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推动社区事业注入新活力,各项工作连上新台阶。

坚持实事求是,因情科学施策

和馨园社区作为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安置社区,面临着诸多治理难题。一方面,由于地处城乡交界处,社区人口结构复杂,管理难度较大;另一方面,社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,居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。如何让失地农民适应新身份,如何将“设施欠缺,管理脏乱”的社区建设成为幸福宜居的新社区,如何让“集体经济”找到发展新模式,已成为新社区党委和全体居民面临的难题。然而,正是这些挑战促使和馨园社区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方式,将“枫桥经验”与社区实际相结合,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治理之路。

打造6个新型家庭,树典型创建社会新风尚

众所周知,家和万事兴,国是千万家。和馨园社区在2023年底根据内因外情,开展了“馨雷锋-最美家庭”评选活动,制定公示标准方案,通过自荐推荐、民主投票,评选出一批孝老家庭、睦邻友善家庭、文明家庭、创业家庭、书香家庭、移风易俗家庭共18户,就此形成长廊,做成宣扬“馨雷锋-最美家庭”等榜样力量的“好人廊”,与法治文化广场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学雷锋主题公园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同组成“五个一”,形成可参观、可学习、可复制的活动场地。对培育创建社会新风尚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
党建引领,高质量推进社区治理

 不论社会如何变迁,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是“枫桥经验”的不变灵魂、根本保证。

和馨园社区在党建引领方面所做的工作尤为突出,显示成功转变的关键所在。社区建设之初就建立了区、街道、社区三级参与的高新区安置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建立了逐级对应的工作机制。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推动了社区治理的全面发展。

首先,和馨园社区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,夯实了社区治理的基础。社区党总支积极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,不断加强自身建设,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同时,社区还注重培养和发展党员,吸收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,为社区治理注入新的活力。

其次,和馨园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。社区党总支积极探索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,将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工作紧密结合,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通过开展“党建引领聚合力、结对共建谱新篇”等活动,多年来逐步与辖区24家企事业单位签订结对共建协议,实行“三张清单”(需求清单、资源清单、认领清单)模式,实现供需有效对接,共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。打造上下联动、条块结合的共建共治社区党建共同体。

此外,和馨园社区还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社区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各项工作,带头遵守社区规章制度,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,带头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。如由谭四平老师发起的“谭老师小课堂”,每逢周末就为社区的“一老一小”开设公益手工课,已坚持9个年头了;已经开办8年的公益书法班,免费为辖区6岁以上的少儿授课,社区无偿提供教材、墨、砚和场地;满天星志愿服务队联合湖南省财贸医院,面向辖区80岁以上高龄老人、独居老人、重症老人、残疾老人、特困老人,提供上门医疗保健服务。每隔一段时间,和馨园社区的107位老年人都可以享受这样的“一对一”或“多对一”志愿服务。

在党建引领下,和馨园社区还实现了组织建设“联建”、社区服务“联做”、优势资源“联享”的目标。通过校社共建、企社共建等多种形式,社区与周边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,共同开展联建工作,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。这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水平,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

党建凝心聚力,励乐当先锋

和者,和谐也;馨者,香之远闻也;“馨园”尚“和”,是为“和馨园”。和馨园社区成立于20131月,辖区面积1.8平方公里,辖区楼盘5个,购地企业19(上市企业5)4S43家,常住人口1.97万余人,流动人口1.4万余人。和馨园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,直管党员180人,在职党员132人,流动党员10人。社区紧紧围绕“和之家园、馨之港湾”主题,依托党的领导、居民自治,打造“六型社区”,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3个,省级荣誉7个,市级荣誉30余个。

党建引领“同心圆”,共筑居民“幸福

以党建引领为抓手,与26家互联共建单位制定“三张清单”,组织发动党员,党员带动群众,开创“居民点单、党员楼栋长接单、社区解决、居民评议”的社区服务新模式,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。共筑居民“幸福圈”。

和馨园小区系103号令首个拆迁安置小高层小区,以完善“15分钟生活圈”配套设施、推动提质改造等方式,创新精细化管理提升居民生活品质,获评长沙市AAA型“绿色完整”居住社区。搭建志愿“连心桥”。打造“新时代 馨雷锋”系列品牌,以“谭老师小课堂”、“兄弟义工队”等24支志愿服务队伍,定期开展义务授课、扶贫帮困、志愿巡逻等特色志愿活动,树立社区典范,引领新时尚,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、湖南省文明社区。

发挥军人本色,壮大地方优势

和馨园社区共有退役军人83名,现役军人6名。其中退役党员48名,参战老兵10人,困难退役军人8名,建档立卡78人,光荣牌发放83人。20196月正式挂牌成立和馨园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,2021年,社区提质打造了近200平方米的退役军人服务站,期间,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先后获得“市级示范型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”称号、市级“五优”退役军人服务站。社区党总支书记、服务站站长肖伟获评岳麓区人民政府优秀民兵干部,其先进事迹在《长沙老兵》杂志及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公众号“每周一星”进行宣传报道。

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

在推进社会治理中,和馨园社区始终坚持“一切为了群众、一切依靠群众”的“枫桥经验”核心要义;坚持预防和化解矛盾,把问题解决在最基层, 广泛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。通过成立业主委员会、居民议事会等组织,搭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,让居民在社区治理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。通过“三社联动”会议及全体居民投票同意,按照“盘活与新建相结合,以盘活农民存量安置房为主,新建公租房政府统建与企业自建相结合、以企业自建为主”的规划,在社区建立之初每户留出5平米用于集体经营;和馨园2117层的高层电梯房中,有6栋将作为归集类公租房,统一出租给高新区企业作为员工宿舍,安置户可根据意愿提交申请,并享受公租房优惠政策。所得营收用来贴补社区物业维护费,让住进来的拆迁安置户永久不用交物业费,大大地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。居民又以更大的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到社区基层治理中来,形成了:“小事不出楼栋、大事不出社区、矛盾不上交”的和谐共治新气象。

同时,社区还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, 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和馨园社区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通过组织传统文化讲座、工作坊及展览等形式,吸引社区居民参与,并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;社区还会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,为居民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。在艺术节上,居民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,如舞蹈、非洲鼓演奏、现场书法等,气氛活跃热烈;为了提倡阅读,推动社区居民共同进步,社区每月都会组织读书分享、书籍交流等活动。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居民们培养阅读习惯,还能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友谊。每月举办一次的社区文化夜市也是和馨园社区的一大特色。夜市上,居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特色小吃、手工艺品等文化产品,打造独特的夜市文化氛围。和馨园社区还定期举办摄影比赛、社区戏剧表演、公益志愿者招募与培训等活动,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。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,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

如今的和馨园社区,环境优美、秩序井然、文化氛围浓厚,成为居民们心中的幸福家园。这一成果的取得,不仅得益于“枫桥经验”的创新发展,更得益于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。

雷锋家乡学雷锋,当好“雷锋传承人”

雷锋父母墓地作为社区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,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,应当得到充分地保护和利用。 为此,社区以“雷锋家乡学雷锋”为主题,坚持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每年清明节,社区都会组织替雷锋祭扫父母墓的活动,多年来一直不间断,在社区的影响下,每年自发前来祭扫的组织和个人越来越多了。在雷锋精神的潜移默化下,在传承雷锋精神的使命下,社区成立群众文化艺术团、开设“老幼书香斋”、推出“三点半课堂”、举办“家庭文化节”、开展寻找“最美家庭”系列活动,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,以点带面,做优做强“家”字文章,帮助社区逐步完成转型发展。走进和馨园社区后,你会发现,这里满是“雷锋”的身影。学雷锋主题公园里绿树成荫、老幼书香斋里墨香萦绕、“老馆长故事吧”传递雷锋精神、“三点半课堂”和“微课堂”里书声琅琅、法治文化广场上歌声飘扬……

通过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,和馨园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更强了,邻里关系更和谐了,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信感更强了,居民乐于奉献,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奉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社区基层治理呈现出一派向上、向善的新气象。社区涌现出一大批“中国好人”,“感动中国人物”,“五好家庭”,先后获得“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”“全国志愿服务联络站”“湖南省文明社区”“省和谐示范社区”等荣誉称号30余项。可以说在和馨园社区在创新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过程中,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堡垒作用。

打造智慧社区,不断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

和馨园社区以创新发展“枫桥经验”为引领,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,以方便居民生活为目的,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社区治理”新模式,通过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手段,实现社区治理的精准化、智能化和高效化。2018年,和馨园社区入选长沙市“15分钟生活圈”示范点,并在2023年正式入选长沙市AAA型“绿色完整”居住社区。社区积极引入并搭建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平台,通过打造社区服务线上窗口,开创社区活动线上通道,拓展社区消费线上场景,让居民共享线上线下高效融合的智慧社区。

社区监控系统全覆盖,有自己的智慧充电站、智慧书屋、智慧健身房……居民的幸福感在这一点一滴的发展中变得更深更有层次也更强烈了。

“和之家园,馨之港湾”这句话即表达了和馨园社区居民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自信与诠释,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和谐关系和温馨环境的不懈追求。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挑战,和馨园社区将继续保持创新的勇气和决心,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治理路径。社区将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,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确保社区治理的正确方向。同时,社区还将加强居民自治,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形成人人参与、人人尽力、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。

总之,湖南湘江新区麓谷街道和馨园社区的成功实践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经验和启示: 坚持好、发展好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,推动建设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。法治德治善治自治,就地解决。治安好的经验。 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“党政动手,依靠群众,预防纠纷,化解矛盾,维护稳定,促进发展”的枫桥新经验,成为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。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主要内容是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“五个坚持”,即坚持党建引领,坚持人民主体,坚持“三治融合”,坚持“四防并举”,坚持共建共享。谱写了新时代心聚力善治自享.发展“枫桥经验”的新篇章。

湖南省未来智慧社区研究院理论研究课题组:罗浩京 张逢春 熊花

免责声明:本报/网(平台)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,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,如转载,须注明“来源:中国晨报/晨报之声”;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,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,并采取相应措施。
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你的大名: 输验证码:
发表
全部评论
没有更多内容了...
相关推荐 换一换
阅读排行
文字链接 图片链接
主管:中国晨报报业集团    主办:中国晨报社    法律:四川坤弘律师事务所    投稿: zgcbbyjt@126.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信息许可注册证号:NO:3239849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商务登记证号码:NO:74922585-000-03-23-8    国际刊号:ISSN2664-3367   电影报刊及物品管理处档号(5)in OFCA/F/NR 5/23R)  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网络110报警    不良信息举报    中国互联网协会    12321垃圾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