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蜀报 华界先驱报 手机端 数字报 人车核验 收藏 | 繁体 简体
搜索 热门关键词:货拉拉回应女    央视315    你好,李焕英    警方通报上海迪士尼    中央一号文件    冷空气南下
浅析“俄乌局势”背后的国际“诡谲”
来源:中国晨报 编辑:集团董事局 作者:高文 阅读:1368次 发布:2022-03-26   19:29
1368
中国晨报报业集团董事局执行董事 高文就“俄乌局势”发展至今,不能单纯的指责“俄乌”两国任何一方,谁是有理的,谁是无理的——而是应该从“俄乌”两国的基本国情、战略位置、政治外交等谈起,再从历史、经济、政治三方面因素深入浅出地解析“俄乌冲突”爆发的原因,梳理“俄乌冲突”爆发的时间线,分析“俄乌冲突”对欧洲、美国、俄罗斯,乃至于中国的影响和“俄乌冲突”发展前景,最后对“西方世界”“西方霸权终结论”、21...

中国晨报报业集团董事局执行董事 高文

就“俄乌局势”发展至今,不能单纯的指责“俄乌”两国任何一方,谁是有理的,谁是无理的——而是应该从“俄乌”两国的基本国情、战略位置、政治外交等谈起,再从历史、经济、政治三方面因素深入浅出地解析“俄乌冲突”爆发的原因,梳理“俄乌冲突”爆发的时间线,分析“俄乌冲突”对欧洲、美国、俄罗斯,乃至于中国的影响和“俄乌冲突”发展前景,最后对“西方世界”“西方霸权终结论”、21世纪的战争冲突形态、决定国际局势走势的关键因素等作启示总结。
首先,“俄乌局势”并非偶然,而是历史原因造成
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当时的苏联和美国已然同时成为了世界上的“超级大国”——苏联,也称前苏联,包括立陶宛、爱沙尼亚、俄罗斯联邦、白俄罗斯共和国、摩尔多瓦、乌克兰、拉脱维亚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、格鲁吉亚、亚美尼亚、阿塞拜疆共十五个国家;美国,为应对苏联的国际地位,于1949年8月24日发起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,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,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荷兰、比利时、卢森堡、加拿大、丹麦、挪威、冰岛、葡萄牙、意大利等12国为北约的初始成员国。
随着,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苏联两大国际战略集团诞生,为了争夺世界霸权,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。在这段时期,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,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(第三次世界大战)爆发,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、科技和军备竞赛、太空竞赛、外交竞争等“冷”方式进行,即“相互遏制,不动武力”,因此称之为“冷战”。
直到1991年12月25日苏联的解体,“冷战”才宣告“时间线”上的结束。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上出发,苏联解体,冷战结束,群龙无首的中东欧地区开始出现安全真空。作为冷战遗产的北约不但没有解散,没有淡去以美国为首的“北约”集团的图霸野心,反而趁机想将中东欧小国纳为新成员,开启扩张势力范围的行动,分别于1997年7月接纳了波兰、捷克和匈牙利;1999年3月12日接纳了波兰、匈牙利、捷克;2004年3月29日接纳了爱沙尼亚、拉脱维亚、立陶宛、斯洛伐克、斯洛文尼亚、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七国;2009年4月1日接纳了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;2017年6月5日接纳了黑山;2020年3月27日又接纳了北马其顿——在“北约”的不断东扩下,前苏联和华约的部份成员国也被“北约”拥入怀中,回溯北约东扩史,自苏联解体以来,美国一直在寻求机会将乌克兰加入“北约”,但“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”,从俄罗斯的角度出发,若任由乌克兰加入北约,俄罗斯将会直接面临北约的“零距离军事威胁”,俄罗斯失去乌克兰,相当于失去了战略纵深,这个战略纵深并非单只军事意义的上,也包括政治、人文、经济等各个方面——“俄乌冲突”与中国人民自愿军入朝有相似之处,但更有不同的地方。相似处在于,对于1949年10月1日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而言,朝鲜的地理位置,就相当于乌克兰,如果放任联合国军占领朝鲜,对于新中国而言,也将会失去战略纵深,直接面对美国和联合国军;不同处在于,中国人民自愿军入朝是一场正义的战争,而俄罗斯军进入乌克兰却无法定义其是正义还是非正义,因为,从历史发展上,俄罗斯军进入乌克兰应该算是一场看上去主动,而实则“被”动的保卫战,而非侵略。
第二,“俄乌局势”的前景,俄乌皆败,北约独赢
对于现如今的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皆是“骑虎难下”的局面,随着“俄乌冲突”的不断发酵,在军事行动的催化下,“俄乌”两国的难民人数陪增至数百万,并不断涌入欧洲各国,“俄乌”两国人去数空,也使得两国的经济开始不断下滑,并不断影响世界经济供需关系,造成油价上涨、股市大跌等“多米诺骨牌效应”,而原先一再向乌克兰示好的“北约”却开始坐山观虎斗。可以说,乌克兰的政治精英们在冷战结束后,没有优先考虑国家的领土主权、独立完整性,而是在过去十年里,选择完全倒向美西方的“不归路”,这是极其严重的误判。而乌克兰想要确保自身主权和领土完整,最有效的方式应是公开宣布中立,既不倒向俄罗斯,也不倒向北约和美国。
学者们认为,就“俄乌”两国目前的态势看,若和平解决是最有利两国国情和世情的,但是否能在“俄乌”两国边打边谈的情况下完成和谈,却又不好说。
乌克兰若同意去军事化、纳粹化,并保持中立,俄罗斯自然会罢兵,但作为主权国家的乌克兰肯定是不会同意去军事化这一要求的。当然,“俄乌”罢兵和谈,这原本是一个非常建设性,合乎欧洲安全,也合乎俄罗斯安全,更合乎乌克兰自身安全利益的最佳选择,可这一选择是北约和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,因为“俄乌”两国越闹,北约和美国就越有利可图;除了“俄乌”和谈罢兵以外,那只有一种方式可以完全解决“俄乌冲突”问题,那就是打,打到“俄乌”两国其中一国国体难支,彻底认输,退出大国舞台。
从眼下的“俄乌冲突”现状看,俄罗斯进军乌克兰无论出去什么原因?俄罗斯都出现了战略选择上的“盲动”,使得俄罗斯难易速胜,有分析认为,此次“俄乌冲突”会对俄罗斯影响非常大,正所谓“2014,俄罗斯得地失一国;2022,俄罗斯得一国失一世”——2014年3月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并入俄罗斯联邦,表面上看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,解决了问题,实则也因此交恶乌克兰,给俄罗斯埋下了“俄乌冲突”的隐患;而此次的“俄乌冲突”,假定俄罗斯惨胜乌克兰,也必然会大大损耗俄罗斯的国力积累,也将让俄罗斯的政治、经济一落千丈,可以说,“俄乌冲突”的最大收益者只能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,绝对不可能是乌克兰,这一点,从两伊战争中就可以看出。
第三、“俄乌局势”的本质,军事政治,战和两难
如何正确的认识“俄乌局势”,离不开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观。从正面军事行动来说,俄罗斯军队进入乌克兰国土,看似“侵略”实则是与诸多历史原因分不开的“被”动保卫战,包括乌克兰的战略位置、北约的不断东扩等都是“俄乌冲突”的导火索,从以往的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看,都是速战速决,而此次或许是源于乌克兰与俄罗斯“一衣带水,血脉相连”的关系,让俄罗斯方面出现严重的军事盲动和误判,因而使得眼下的“俄乌局势”成焦灼态势;从背面军事态势看,俄罗斯不光在面对乌克兰军民的抵抗,也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成员国的声讨和制裁,如果,长此下去,俄罗斯的国力必将难以支撑;面对“俄乌局势”,也将让作为俄罗斯邻国的中国,面对两难的处境,首先,中国与“俄乌”两国都是友好的邦交国,此时既不能指责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存在问题,也不能赞同乌克兰一味倾美的作法;第二,若俄罗斯胜,国力也必将大受影响,中国势必在国际政坛上少了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援,若俄罗斯败,乌克兰也必然是惨胜,中国势必在地缘军事上少了一块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,就以上两点,不难看出,中国的态度是坚定,就是“和为贵”,2月15日,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,中方呼吁各方秉持平等开放的态度,通过对话、谈判等外交手段解决问题,推动新明斯克协议落实。
第四、“俄乌局势”的认知,西方认知,强权逻辑
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认知是带有强权逻辑性的主观论断,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是非正义的和流氓的、甚至邪恶的侵略行径。中国学者认为,这样的说法是片面的,且不客观的强盗逻辑。以美国为首北约为什么一味坚持己见,目的呼之欲出,只有将俄罗斯“被”动的军事行动“污蔑”成侵略,并不断为俄乌问题火上浇油,才能将中国对俄罗斯的人道主义“支持”态度“污蔑”成会影响欧洲安全形势的举措,进而进一步抹黑中国,拉中国下水。美国的险恶用心可谓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——中国在“俄乌局势”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、明确的。中国坚持共同、综合、合作、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,倡导平衡、公正对待相关国家的安全关切和安全倡议,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。

综上,若乌克兰加入北约成事,也就意味着,俄罗斯将直接面临北约的“零距离军事威胁”。正所谓“唇亡齿寒”,俄罗斯不得不“被”动采取军事行动来保卫自己的领土“完整”。乌克兰本应该选择“不倾俄不倾美,保持中立”的态度,这样一来即合乎欧洲安全,也合乎俄罗斯安全,更合乎乌克兰自身的安全利益,但乌克兰没有选择这样做,而反还邀请美国军队进驻乌克兰,这一“献媚”举动极大的损害了俄罗斯这一“兄弟邻邦”的国家利益。所以,俄罗斯才会采取军事行动,兵入乌克兰,否则乌克兰或将面临“请神容易送神难”的尴尬局面,而俄罗斯更将直面强敌“北约”,毫无转换余地。
从国际局势看,“俄乌局势”表象看是地缘政治、国家安全之争;实质是西方霸权的延伸与斗争;目的是俄乌相争,削弱俄罗斯,以便西方把控各类资源,强化他们的资源支配权与占有权。不管俄乌谁胜负,都对世界格局产生影响,其间接对中国的发展振兴进程产生影响。在某种角度,就是隔山打牛,从而削弱中国振兴的外力布局,最终让中国振兴迟滞甚至功亏一篑——归根结蒂,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,就是在维护西方在世界中的霸权。俄乌之争仅是世界霸权与反霸权之争的一个音符或者说节点而已。

免责声明:本报/网(平台)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,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,如转载,须注明“来源:中国晨报/晨报之声”;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,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,并采取相应措施。
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你的大名: 输验证码:
发表
全部评论
没有更多内容了...
相关推荐 换一换
阅读排行
文字链接 图片链接
主管:中国晨报报业集团    主办:中国晨报社    法律:四川坤弘律师事务所    投稿: zgcbbyjt@126.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信息许可注册证号:NO:3239849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商务登记证号码:NO:74922585-000-03-23-8    国际刊号:ISSN2664-3367   电影报刊及物品管理处档号(5)in OFCA/F/NR 5/23R)  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网络110报警    不良信息举报    中国互联网协会    12321垃圾举报